CN 11-5366/S     ISSN 1673-1530
“风景园林,不只是一本期刊。”

城市历史公园文化景观层积解译及遗产价值评估——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例

城市历史公园文化景观层积解译及遗产价值评估——以厦门中山公园为例

  • 摘要: 【目的】国土空间规划对象向全域全要素拓展为历史遗产保护发展提供契机。城市历史公园作为城市文化遗产及重要的国土空间,其文化景观的层积演化是近现代城市转型、延续与重构的介质。遗产保护体系价值导向下,加强遗产资源之间的空间联系与时间秩序能够应对文化景观空间同质化、破碎化的窘境。【方法】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方法,以厦门中山公园为实证展开遗产时空研究,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解译其不同典型时期文化景观遗产的演化特征及层积机制,并构建六维遗产价值评估体系诠释其价值属性。【结果】厦门中山公园的文化景观层积演化经历萌芽—破坏—复苏—衰退—复兴的渐进特征,提炼出衰退、增置、并置、覆盖、再生的层积模式,影响文化景观空间的层积驱动力呈现阶段性的持续作用机制。此外,园内文化景观具备高本体价值及发展潜力,与厦门中山公园的文化景观层积模式中的要素转换相关联,但现状存续状态较为割裂。【结论】从历时性层积视角解译城市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特征机制及价值评估可为历史公园予以统筹价值赓续和有机更新的综合考量,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与历史遗产保护的战略需求

     

    Abstract: 【目的】国土空间规划对象向全域全要素拓展为历史遗产保护发展提供契机。城市历史公园作为城市文化遗产及重要的国土空间,其文化景观的层积演化是近现代城市转型、延续与重构的介质。遗产保护体系价值导向下,加强遗产资源之间的空间联系与时间秩序能够应对文化景观空间同质化、破碎化的窘境。【方法】基于城市历史景观的方法,以厦门中山公园为实证展开遗产时空研究,利用空间地理信息系统解译其不同典型时期文化景观遗产的演化特征及层积机制,并构建六维遗产价值评估体系诠释其价值属性。【结果】厦门中山公园的文化景观层积演化经历萌芽—破坏—复苏—衰退—复兴的渐进特征,提炼出衰退、增置、并置、覆盖、再生的层积模式,影响文化景观空间的层积驱动力呈现阶段性的持续作用机制。此外,园内文化景观具备高本体价值及发展潜力,与厦门中山公园的文化景观层积模式中的要素转换相关联,但现状存续状态较为割裂。【结论】从历时性层积视角解译城市历史公园的文化景观特征机制及价值评估可为历史公园予以统筹价值赓续和有机更新的综合考量,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与历史遗产保护的战略需求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