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风景园林》刊发文章的质量,同时本着为每一位作者负责的态度,确保每一篇稿件经过各个严谨认真的审理环节最终得到公平公正的结果,经过多方取经,《风景园林》编辑部对稿件处理流程进行了优化。来稿一般需要经过初审—同行评审—副主编评审—终审4个审稿阶段,正常情况下3~4个月的时间可以确定是否进入编辑出版阶段。在此特别整理发布《风景园林》稿件审理流程,为广大作者解惑。
《风景园林》稿件处理流程图
1 收稿
作者通过《风景园林》杂志社网站投稿系统进行投稿(www.lalavision.com),投稿前须认真阅读本刊征稿简则,并下载投稿必备文件。
2 初审
编辑收稿后将进行格式审查,并使用中国知网提供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被发现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将直接退稿;未通过格式审查的稿件可能会被直接退稿或退回修改;通过学术不端和格式审查的稿件将送初审。为缩短审稿周期,以便让作者尽快知晓结果,编辑部会尽力在5~7天内给予初审结果。
情况一:通过初审。作者收到稿件审理费通知。
情况二:初审未通过,退稿。
初审周期约为5~7天。
3 同行评审及副主编评审
通过初审且已缴纳审理费的稿件将送2名以上外审专家进行同行评议。邀请审稿时长一般为15~30天,但外审专家有时可能同时审阅多篇稿件,或其他事情繁忙,可能会超时。编辑会关注审稿进度,并及时与外审专家联络协商审回时间,或更换外审专家。2名外审专家审回后,稿件会进入副主编评审的阶段,副主编将综合外审专家意见给出审稿结论。
情况一:若2名外审专家均建议同意录用/修改后发表,通过副主编评审后,将送终审。
周期约为30~45天。
情况二:若2位外审专家均建议退稿,副主编评审后退稿。
周期约为30~45天。
情况三:若2位外审专家意见出现分歧,副主编将综合外审专家意见确定稿件修改后发表、修改后再审或退稿。为缩短稿件审理流程,避免稿件反复修改后再审,需要修改后再审的稿件一般仅修改一次,修回后进行第二次副主编评审,通过将送终审,否则退稿。
修改后再审:请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返回,通常为7天;最晚请不超过2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6个月未返回按照自动撤稿处理。
周期约为45~60天。
4 终审
通过同行评审及副主编评审的稿件将送终审,编辑部每月进行一次集体终审会。
情况一:通过终审,作者收到格式修改建议及版面费通知,修回后排队等待上目录。
情况二:未通过终审,则退稿。
终审周期约为10~30天。
对于通过终审的稿件,编辑部会再次使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进行检测。确认不涉及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后,稿件将排队等待上目录。根据各期版面要求与动态库存情况,终审后约3~6个月可确定进入编辑出版阶段。届时编辑将电话或email联系作者进行编辑修改。
5 特别说明
本刊采用双盲的审稿方式。为保证公平公正,投稿日期,文章联系人,作者姓名、简介,基金项目,致谢,OSID码等包含作者信息的内容不得出现在文中,请另存一个文档(命名为“作者信息”)作为附件单独上传。
对增刊稿件的评审:以上稿件评审流程同样适用于增刊稿件。提交给增刊的稿件将经过与正刊稿件完全相同的评审和处理流程,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本刊主编对包括增刊在内的整个期刊内容负责。
对于本刊编委与编辑的来稿,遵循与其他投稿完全相同的评审流程。相关稿件的评审会独立于来稿编委/编辑及其研究小组进行。此外,编委与编辑不得参加与其存在竞争、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的作者的稿件评审工作。
小编特别整理来电咨询审稿进度的常见问题,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Q 系统显示“初(复)审部分审回”,是什么意思?
A 该审稿阶段同时送审多位审稿人,其中1位审稿人还未返回审稿意见,请耐心等待,待全部审回后编辑将汇总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理。
Q 系统显示“初(复)审已审回”为什么我还看不到结果?
A 2位审稿人已返回,但编辑需要根据2个意见综合判断,进行相应操作,处理后作者才能看到结果。
Q 系统显示“初(复)审已审回”为什么又变成了“初(复)审”?
A 2位审稿人的意见出现分歧,将由编辑整理送第3位审稿人审阅。
Q 为什么我的系统显示复审状态1个多月,还没有更新状态?
A 通常编辑会给外审专家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审稿,但外审专家有时可能同时负责审阅多篇稿件,或有其他事情比较繁忙,尚未完成审稿。编辑会与外审专家协商时间或更换审稿人。
Q 投稿时的推荐审稿人是必填吗?我的稿件会送到我提交的推荐审稿人审稿吗?
A 作者推荐的审稿人经过编辑筛选后会加入该领域的审稿人库,但稿件送审时将秉持双盲审原则选择外审专家,作者推荐的审稿人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