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11-5366/S     ISSN 1673-1530
“风景园林,不只是一本期刊。”
  • 微信订阅号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王晓萌, 党安荣, 佟彪, 刘馨忆

王晓萌, 党安荣, 佟彪, 刘馨忆.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J]. 风景园林. DOI: 10.3724/j.fjyl.LA20250091
引用本文: 王晓萌, 党安荣, 佟彪, 刘馨忆.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J]. 风景园林. DOI: 10.3724/j.fjyl.LA20250091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OI: 10.3724/j.fjyl.LA20250091
Citation: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OI: 10.3724/j.fjyl.LA20250091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策略

  • 摘要: 【目的】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域自1998年以来的快速城镇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破碎化问题。本研究目的构建小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及其修复路径,以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优化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结构。【方法】结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MSPA形态学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并运用电路理论模型模拟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识别诊断优化人居生态格局,形成系统性技术路径。【结果】在无定河流域共识别出32块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 533 km²,呈东北部连续集聚、西南部块状延伸形态。确定82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 044.8 km,并识别出31处生态夹点和49处生态障碍点。基于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结构,最终构建“点-线-面”的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结构:以无定河干流生态轴为核心连接廊道,依托生态功能带的网络化布局,划分出具有明确功能定位的3个区域,为流域人居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导。【结论】“要素识别-网络构建-空间优化”多层级的分析方法解决了流域人居生态空间修复靶向性不足的难题,可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创新与科学依据。
    Abstract: 【目的】无定河作为黄河中游的重要支流,流域自1998年以来的快速城镇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破碎化问题。本研究目的构建小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及其修复路径,以协调生态保护与人类活动空间冲突,优化黄河流域国土空间结构。【方法】结合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与MSPA形态学分析识别生态源地,并运用电路理论模型模拟生态廊道并构建生态网络,通过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识别诊断优化人居生态格局,形成系统性技术路径。【结果】在无定河流域共识别出32块生态源地,总面积为9 533 km²,呈东北部连续集聚、西南部块状延伸形态。确定82条生态廊道,总长度为1 044.8 km,并识别出31处生态夹点和49处生态障碍点。基于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结构,最终构建“点-线-面”的无定河流域人居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结构:以无定河干流生态轴为核心连接廊道,依托生态功能带的网络化布局,划分出具有明确功能定位的3个区域,为流域人居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导。【结论】“要素识别-网络构建-空间优化”多层级的分析方法解决了流域人居生态空间修复靶向性不足的难题,可为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方法创新与科学依据。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
  • HTML全文浏览量:  3
  • PDF下载量:  3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2-13
  • 录用日期:  2025-03-16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03-16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