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11-5366/S     ISSN 1673-1530
“风景园林,不只是一本期刊。”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中国传统村落集聚特征识别与区划

基于最小生成树算法的中国传统村落集聚特征识别与区划

  • 摘要: 【目的】全国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划分的系统研究内容,可用于优化基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差异的保护区界定方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遗产与地域特色的可持续传承,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国家第1-6批传统村落名录,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型揭示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进行全国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划分方法的思路构建上,优先考虑以交通时间成本为权重构建基于图论优化的最小生成树,实现初步划分,再结合传统村落分布的空间特征与文化表征要素,构建多维度特征谱系,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降维与主成分提取,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多维特征分类,划定集群区域。【结果】全国传统村落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聚类特征,并在全国范围内识别出18个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结论】通过兼顾地理空间基底与非空间特征聚类模型的构建,优化了传统的空间聚类方法。“交通廊道骨架-文化特征谱系-空间响应阈值”的技术框架实现了全国传统村落物质空间效率与文化基因传承的耦合解析,为传统建筑技艺活态传承与地域文化基因延续注入持续动力。

     

    Abstract: 【目的】全国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划分的系统研究内容,可用于优化基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及社会经济差异的保护区界定方法,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遗产与地域特色的可持续传承,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国家第1-6批传统村落名录,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模型揭示全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在进行全国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划分方法的思路构建上,优先考虑以交通时间成本为权重构建基于图论优化的最小生成树,实现初步划分,再结合传统村落分布的空间特征与文化表征要素,构建多维度特征谱系,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降维与主成分提取,通过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多维特征分类,划定集群区域。【结果】全国传统村落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聚类特征,并在全国范围内识别出18个传统村落特色保护区。【结论】通过兼顾地理空间基底与非空间特征聚类模型的构建,优化了传统的空间聚类方法。“交通廊道骨架-文化特征谱系-空间响应阈值”的技术框架实现了全国传统村落物质空间效率与文化基因传承的耦合解析,为传统建筑技艺活态传承与地域文化基因延续注入持续动力。

     

/

返回文章
返回